感谢匿名网友投稿
前面两篇文章中,笔者分别谈了谈对“残余积分”和“积分价值”的看法。其实,“积分价值”往往又会伴随着积分玩家中很流行的一个词汇:“刚需”。今天笔者就想谈谈这个所谓的“刚需”(注:在英文论坛或博客这个叫做I need it anyways)。
在各大积分论坛和博客中,笔者观察到有很多朋友喜欢把积分兑换的高价值用“刚需”来解释,举个上一篇文章提到过例子:好多“资深积分玩家”都会说“我用XXX的XXX积分换取了价值XXX的酒店或者机票,都是我的刚需,每一点XXX积分用出了XXX的价值,太划算了!” 抛开积分的“稀释效应”(这个概念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谈),这里的所谓“刚需”本身就非常值得商榷。正如上一篇文章中笔者提出的三个问题一样,所谓的“资深积分玩家”的所谓“超值积分兑换”真的有多少真的算是真正的“刚需”呢?
笔者在这里并不是否定积分的价值,可是就笔者目力所能及范围内的“资深积分玩家”,基本上都已经变成或者即将变成一类所谓“为了旅行而旅行”的人。顾名思义,“为了旅行而旅行”就是指为了最大化手头上各类(往往>10类)积分的价值不断的进行所谓“探索地球的工作”。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总结,这类朋友一般有几个特点:
- 时间和日程极其自由(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整天闲的难受没事干):这点很好理解,因为在这类朋友眼中“探索地球”是完全没有时间成本的,所以这类朋友一般都会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另外,积分兑换往往需要灵活的日程安排,如果一个人只能利用圣诞节假期出行,我相信他很难用积分兑换出心仪的机票和酒店。进一步分析,什么人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灵活的日程安排?笔者觉得大概有三种可能性:博士在读者,博后,博士毕业后还没有工作的。当然,这三种人主要指的北美的高校。国内的高校一是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和灵活的日程,二是根本也攒不了那么多的积分。根据笔者的观察,绝大多数“为了旅行而旅行”的人都可以归为这三种人。当然,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个别例外也很正常。
- 特别懂得“享受生活”:这点也不难理解。这些朋友会觉得人生的价值必须在“探索地球”的过程中体现,如果没有尽职尽责的完成“探索地球的工作”,人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而且在这“探索地球的工作”中,必须要以极度享受的方式,也就是说能“躺着”绝不“倚着”,能“倚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
- 不是在旅行就是在预订旅行:随着持有积分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这类朋友往往会发现无时无刻都有可以把自己积分价值最大化的途径和方式,于是乎这类朋友的生活就会变的无比充实。换句话说,这类朋友每天不是在“探索地球”的路上,就是在预订“探索地球”。借用一个知名博主的话这就叫做“有刚需要上,没有刚需创造刚需也要上!”
当然,笔者总结这类“为了旅行而旅行”的“资深积分玩家”并不是想完全否定这类朋友的做法,更不是否定积分所带来的价值。只是想让一些兑换积分实现”刚需“的朋友们思考下:
- 你们的积分真的实现了你们真正刚需了么?
- 你们的生活因为积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 没有接触积分前,你们生活真正的刚需是什么?
最后,笔者还是以上篇文章的最后一句收尾:梦终醒,惟有泪千行。。。
上一篇——“迷”之积分,“心”知所向(二)
下一篇——“迷”之积分,“心”知所向(四):积分的“稀释效应”
本文由原作者投稿,观点不代表Chinese Students at MUN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