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之积分,“心”知所向(四):积分的“稀释效应”

感谢匿名网友投稿

“迷”之积分,“心”知所向(四):积分的“稀释效应”

序:很多读者在读了此系列的前三篇文章之后可能或多或少的感觉笔者是个“积分”的反对者,对“积分”嗤之以鼻,然而,世间万物变幻莫测,绝非表象那么简单。因此在本篇文章的写作之前,笔者想澄清以下几点:

  1. 笔者并不是一个“积分”的反对者,准确地说,笔者只是一个“积分崇拜者”(即处心积虑积攒大量积分以满足各种所谓“刚需”的人)的反对者;
  2. 笔者觉得“积分”本身会给人的生活,特别是旅行生活带来便利与经济上的回报(省钱);
  3. 笔者始终认为, “积分”是服务于生活,而不能高于生活,生活不能被“积分”所禁锢,羁绊。

上篇文章提到一个概念:积分的“稀释效应”。什么叫做“稀释效应?从字面上理解,积分的“稀释效应”是指随着积分种类的增多,积分的价值会随之下降。根据笔者的观察,很多“善于玩积分”的朋友都有不下10余种的酒店以及航空积分。这些朋友会觉得积分的种类越多,会给自己更多的兑换选择和体验。就拿酒店积分举例子,很多朋友会根据一些“专家”的引导,花费不少现金购买各种酒店的积分,比如万豪,希尔顿,凯悦,IHG,甚至Choice等等。这里不考虑积分分散会导致的兑换的相对门槛提高,同时持有这么多种积分也会直接导致每一种积分的价值被稀释。道理很简单,因为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只有可能住一个酒店。举个例子来说,A持有15000万豪,80000希尔顿,30000凯悦,50000IHG积分,某日入住B城市的酒店,B城市又恰好有万豪,希尔顿,凯悦,IHG的酒店,并且都可以用以上数量的点数进行兑换,在酒店质量大体相当的前提下,A会做出何种选择?其实无论做出什么选择,在这次兑换中,15000万豪,80000希尔顿,30000凯悦,50000IHG积分对于A的价值都是相等的,都等于其中最便宜的一家酒店。然而,根据某些“专家”的理论,这些积分的价值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上看,其他三种积分的价值在这次兑换中就被稀释了。这就是积分的“稀释效应”,而且随着积分种类的增多,这种“稀释效应“会越来越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真正需要预定酒店的朋友们,总会觉得手里有些积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兑换。因此,笔者的建议就是尽量持有一种或两种酒店积分,种类越多,有些酒店的积分就变得越困难。航空积分也是同理。

当然,这里讲的积分的“稀释效应”并不适用于上篇文章中提到的所谓“为了旅行而旅行”的人,对于那些朋友来说,无限低的时间成本和无限高的旅行“刚需”使得他们总会找到所谓“超值”的兑换。对于那些朋友来说,在一个城市住3天每天换一个酒店就是一种“享受”和“人生体验”,既能满足在微信Moments上的虚荣心,也能高质量的完成“探索地球的工作”。

上一篇——“迷”之积分,“心”知所向(三):“刚需”

下一篇——“迷”之积分,“心”知所向(五):旅行价值的“水分”

“迷”之积分,“心”知所向(四):积分的“稀释效应”&nbsp

本文由原作者投稿,观点不代表Chinese Students at MUN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1)
上一篇 2018年8月13日 上午12:10
下一篇 2018年8月14日 下午11:36

相关推荐

  • 信用卡Cash Advance/Balance Transfer背后的秘密 利息原理

    (题图来自网络) 原作者:久不联系常在心 见今天有点空,又见这几个星期论坛上有人说起信用卡提现的问题。我对它也是有点心得。打算分享一下。现在大家学学习习。总比说来说去的CIBC强吧。 相信大家每个人都会有一张,或者许多张信用卡。有时候撸毛的朋友只关心申卡是否成功,下卡后奖励积分什么时候到账,又或者打算怎样去消费这张卡。往往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信用卡有一项功能叫C…

    2016年11月9日
    0
  • “迷”之积分,“心”知所向(六):博客主->常旅客?

    感谢匿名网友投稿 说了这么多有关积分的“迷思”,就不得不提到两个与积分有非常密切关系的概念:博客主(Blogger)和常旅客(Frequent Flyer)。 根据笔者的观察,绝大多数与积分相关的文字都是通过博客的形式呈现的,当然也包括本系列文章。随着博客影响力的扩大,进而也会产生论坛,讨论群组等多种形式。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获取推荐奖励,买分提成等),…

    2018年8月22日
    0
  • 由此次大面积通讯中断想到的

    今天(8月4日)早上,纽芬兰的通讯大面积中断,受波及的运营商主要是Bell、Telus等子母运营商旗下的座机、手机甚至宽带。后经证实,包括纽芬兰在内的加拿大东部大西洋三省均受影响,以Nova Scotia最为严重。遇到这种情况,当下唯一的选择只有等待。然而小编却有所思考。 首先还是要来说说运营商。Bell和Telus是加拿大通讯业的两大巨头,也是竞争对手,但…

    2017年8月4日
    0
  • “迷”之积分,“心”知所向 (九):美国信用卡真的那么有吸引力?

    感谢匿名网友投稿 提到积分,不少朋友或多或少的听说过美国信用卡能得到远远超过加拿大信用卡的开卡积分,而且越多越多的加拿大博客主开始鼓吹美国信用卡的优势,甚至把推荐的手伸到了美国信用卡。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笔者在这里想通过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最近笔者发现很多加拿大朋友似乎对美国的Amex的Hilton Aspire信用卡很感兴趣,觉得这张卡简直…

    2018年9月12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