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之积分,“心”知所向 (十):人生难道仅仅就是一个体验?

感谢匿名网友投稿

“迷”之积分,“心”知所向 (十):人生难道仅仅就是一个体验?

今天笔者想抛开积分,谈一谈积分玩家圈子里另外一个流行词汇“体验”。

笔者观察到,绝大多数的积分玩家,甚至不止是积分玩家,往往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一个试错的过程。无论以前做过多么令人后悔的事情,无论经过多惨痛的失败教训,这些朋友往往轻描淡写的用一句“人生就是一个体验。”

在这里,笔者并不想全盘否定这些朋友们的云淡风轻般的人生观。只是想问这些朋友一个问题:人生难道仅仅就是一个体验?

回到积分玩家这个圈子,笔者注意到几乎所有朋友都默认一个前提:人生得意须尽欢!人生苦短,所以一定要在空中躺着,一定要享受两舱空乘奴隶般的服务,一定要体验最奢华的酒店,否则不就白活了么!笔者认为其实这个前提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是这些所谓的“常旅客”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们真的享受为了旅行而旅行么?不可否认,笔者见过很多博客主真的是很享受躺飞,在空中洗澡,空乘奴隶般的服务,总统套房般的奢华酒店,以及在其博客圈朋友圈装X的感觉,仿佛一下子登上了人生的巅峰。而这些无良博客主往往都会怂恿他们的读者利用积分,也去体验同样的感觉。这里笔者并不想评论这些无良博客主的居心和企图,只是想从读者们的角度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去体验这些?

笔者认为,人类和牲口最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分析判断能力,而不能仅仅依靠体验。和牲口不同,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能力知道自己真的享受什么。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什么都靠体验而没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我相信世界上也就没有人类了。举个例子来说,和上面说的那些旅行享受一样,毒品也能使人短暂的快乐,为什么这些无良 博客主不去体验吸毒呢? 笔者看来,很多无良博客主鼓吹的用积分而进行的为了旅行而旅行的活动其实和鼓励吸毒没有什么本质分别,无非是毒资用积分替代现金而已。贩毒不一定吸毒,吸毒一定贩毒,以贩养吸。虽然这句话用在积分玩家的圈子里似乎有些过火,但是相信还有理智的朋友们应该了解这些无良博客主为什么教唆他们的读者积攒使用积分了。 也许有的杠精博客主会说,毒品超出了他们的底线,当然不能体验!可是我想再问一下:为了旅行而旅行就没超出底线么?

其实所谓的底线,也仅仅就是这些博客主自认为的底线而已。就跟笔者见过的太多学生和家长吹嘘的一样,平时所谓的尖子生也仅仅是自以为成绩好,真正成绩出来后才觉得难以接受,最终闹出举报什么调换答题卡之类的笑话。总的来看,这些都是一种精神鸦片,自我安慰罢了。

梦终醒,唯有泪千行。。。

上一篇:“迷”之积分,“心”知所向 (九):美国信用卡真的那么有吸引力?

下一篇:“迷”之积分,“心”知所向 (终):“神”卡

“迷”之积分,“心”知所向 (十):人生难道仅仅就是一个体验?

本文由原作者投稿,观点不代表Chinese Students at MUN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8)
上一篇 2018年9月12日 下午5:23
下一篇 2018年9月29日 下午1:24

相关推荐

  • “迷”之积分,“心”知所向(五):旅行价值的“水分”

    感谢匿名网友投稿 笔者前几篇文章着重分析了“积分”以及一些所谓“善于使用积分的人” 的一些特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 “积分”的使用几乎都会伴随着“旅行”。在笔者看来,旅行和众多娱乐产品一样,都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在这里,笔者并不想过于渲染旅行所带给人们的好处(都人尽皆知了),只想谈一谈旅行的成本。 对于旅行的最重要的两个承载体:…

    2018年8月14日
    1
  • 你在为手机计划花冤枉钱吗?

    话说本站最早关于加拿大手机计划的帖子大概已经有好几年历史了,当小编今天听说竟然有同学在用Bell预付费还加$30/月 1GB的Add-on时,小编真的惊到了。。。你们真的不来看小编辛苦总结改了又改的帖子嘛? 综述 or TLDR 虽然跟世界上部分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最近这一两年加拿大的通讯资费确实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首先是原本很扯淡的三线运营商计划已经不逊…

    2016年12月10日
    0
  • [Expired] 为什么要申请一张AmEx Air Miles系列信用卡

    来自匿名网友投稿 对加拿大信用卡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最近本人观察到了2个明显的现象: AmEx已经把个人信用卡的卡槽从2张提高到了4张,然而相反的,随着SPG信用卡的变烂,AmEx中好的个人信用卡却是越来越少,Cobalt? SimplyCash Perferred? 这些天有不少朋友陆续收到Air Miles上个周期的“五龙珠”的1250 Air M…

    2018年5月31日
    0
  • 浅谈“暴力撸卡”

    匿名读者投稿 近来笔者观察到,越来越多涉足加拿大信用卡领域的朋友们都有一种“暴力撸卡”的倾向。所谓“暴力撸卡”,就是受到某种形式的诱惑进而在短时间内大量申请信用卡的行为。某种形式的诱惑包括所谓“神卡”的问世,“史高”的开卡奖励,甚至是无良博客主的挑唆。而短时间一般是指3到6个月之间。 在这里,笔者并不想对这种“暴力撸卡”的行为作出评价,毕竟“暴力撸卡“带给申…

    2019年2月1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