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能理解,什么是非暴力不合作。怎么非暴力不合作就能够解决问题?以前也不能理解,爱是分享。当大哥说这个的时候,完全没有概念。现在,明白了分享的重要性。就算,我们的原生家庭的爱的模式有误,我们依然可以相信美好的感情存在这回事。
看《十三邀》和林志玲那一期时,许知远讲到,他不相信美好的两性感情的存在。怎么可能存在呢?爱情是反人类的啊。婚姻只是契约而已。林志玲瞪着圆圆的杏眼表示不解,娇嗔到:你也太悲观了吧,怎么可以说好的感情不存在呢?那一刻我觉得志玲姐姐确实美好啊。因为相信就是一种美好。虽然同属于汉文化,大陆的文化和台湾以及海外的文化差很多。
同样的例子,也存在于《圆桌派》上窦文涛的评论。他讲到,一个女明星的台湾男朋友,当时在聚会的时候,永远是一副人畜无害的简单天真的感觉。他总觉得是不是装的,他觉得人不可能达到这样一种纯真无邪的状态。之后他也反省,是否是我们的文化一直都是不安全的,使得我们看事物时很少从正面去看,很少往好里看。也就是受过互相攻击和举报的那一批人,你让他去相信美好不要提防人,势必是很难的。但他也说了,随着发展,我们的年轻人,肯定会不一样。这两个事例明显的表现了我们的公知的认知与台湾文化的冲突。
信任、美好和简单是否不存在?拥有这些特质,是否不能很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那我们的价值体系是什么?我们信仰什么?
美好的感情是存在的吗?中国父母天天打架吵架同床异梦,到了七老八十了携手走到尽头就是美好的。那是不得不。美好的感情,一定是互相营养,互相尊重,两个人能够在过程中成长,成长的更好,更快,比自己一个人的效率高。当然这样说好像中国大多数的感情也都能做到,起码成熟是成熟了。美好的感情当然,还要有幸福感。
我相信美好的感情是存在的。因为我看得到。我看得到我退休的老教授们,有与妻子携手一生的,即使没有小孩,不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也有孩子已经长大远离,夫妻两人携手从气候恶劣的纽芬兰省搬到四季如春的维多利亚岛。他们一辈子维持一种正派的绅士形象,没有大的瑕疵,口碑一直很好。让我来看,人的内心有没有邪恶?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他们有没有动过哪怕一丝邪念?一辈子维持一种一以贯之的完美形象,难吗?那如果他们本身就是那样的人,并不是表演出来的,还难吗?我很怀念他们。
当被Taka从背后拥住的时候,我感觉似乎是被整个世界温柔笼罩。也许我们不能避免冲突和争执的发生,但是我们能选择解决的的方式,可以是温柔的,平和的。比如他说的,当日后如果我们有了分歧和不理解对方,我们来做冥想,重新试着理解对方。
这一刻是这一刻,永恒是永恒。被世界温柔以待,是不是我们一直渴望却很难达到的?
北京代课已经过半,越给学生上课,越发现,所有的社会科学都是通的。这门课上讲情绪,下门课上也会。这门课说到归属感,另外一门课也一定多少会提到。因为我们的文化缺失信仰,使得我发现我比较难跟学界的一些人们沟通。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他们也无法理解我的行为。中国的无神论文化这个事实已经被班上学生的例子证明了。他们不能理解,明明是他们阻止了什么灾祸发生或者帮助了什么人,被帮助者不感谢他们却在感谢上帝。这放在一个有信仰的文化里,是很容易被理解的。但是我的学生们不能理解。这是算是一种中国特色英雄主义吗?
还跟学生讲到了皮格马利翁效应。古代国王皮格马利翁用石头雕刻了他的理想情人,日复一日的跟她说话,安抚她,希望她变成真人。最后这个雕塑真的变成了真人。皮格马利翁效应表示,期待是可以成为现实的。所以需要人们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每天的任务和人事。就是说,如果念力足够强大,是可以改变现实的。学生们不很相信。我说,心灵感应是存在的,特别在母子之间。无神论的学生们虽赞同,但还是仍不信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真正效用。其实,很简单,每天早上睁开眼,出门时,维持一种善意、快乐和对一天的美好期待,这一天就是会顺利又美好的过完。这怎么解释呢?
在部分学习和研究了心理学后,再加上经历了人生变故有了新的思考,我的想法一下子成熟了很多。同样的北京,同样的夏天,同样的课程,我的心态已经大有不同。以前的焦虑现在都不复存在,并希望每时每刻都可以保持一种沉静的状态。更加愿意在人们身上花时间,而不会觉得花时间在别人身上是在浪费自己时间,看表,继而焦虑。当我跟你交流的时候,我只跟你交流,我用我所有的精力全神贯注的跟你交流,这样交流的质量非常之高,远高于三心二意。而所获得的回馈和收获,也会让你非常惊讶。精神灌注即是心灵感应发生的前提条件了。
当然还是有时会怀疑到自己的价值,时而自卑时而自恋,但是稳定的自我评价正在形成。稳定的自我评价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和辛勤工作换来的。相信如果努力了就有收获,如果对人好就有相似的回馈,这就是我正在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和信仰。
作者微信公众号:folklore-feminism
公众号简介:民俗即生活,女性即世界,这里是加拿大在读人文博士王烜的灵感园地,定期推送有关民俗学与女性主义前沿研究的田野报告、女性主义影评、游记以及线上活动等原创干货,希冀提高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和地位。 
本文来自攻玉FF民俗学与女性前沿拾粹。本文观点不代表Chinese Students at MUN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出处:https://mp.weixin.qq.com/s/c71wug1SPBN8eGJfLsaO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