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自网络)
【热心读者投稿】
不知不覺,日本旅行的系列文已經來到了第五篇(不算之前的小插曲)。在之前的系列文中,筆者從日本的「JR Pass」說起,依次分析了日本的「感恩」文化,「景點門票」文化,「建前」文化,已經「蝸居」文化。今天筆者想繼續這一思路,談一談與「建前」相對應的日本人的「本音」,具體來說也就是日本的「飲み會」文化。
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過,所謂「本音」就是日本人「內心真實的想法」,陌生人,特別是我們外國遊客很難有機會真正的了解。事實上不僅僅是外國遊客,即使是日本人,平時也很難了解身邊的同事或朋友的真實想法。因此,所謂日本的「飲み會」文化就是從這裡產生並發展的。也許有的朋友們也聽說過,日本的公司經常會在周末,特別是在完成一些階段性的任務後,舉行一次小到部門大到整個公司的聚會,日語里稱作「飲み會」。其實這個「飲み會」的主要目的並不是什麼慶功或者喝酒,而是讓日本的同事之間有一個交流「本音」的機會。而如果有人經常不參加這個「飲み會」,久而久之就會被其他人所疏遠。於是乎我們就會經常看到一些醉醺醺的日本人在「飲み會」上「酒後吐真言」,比如抱怨公司的領導,或者是八卦同事等等。筆者在日本生活的時候也參加過不少這種所謂的「飲み會」,有時候筆者真的很難理解為什麼日本人的酒量如此之低,經常是喝了一點啤酒甚至果酒就開始滔滔不絕的吐露「本音」。根據筆者的分析,這主要是因為日本人平時對自己身邊的同事和朋友非常謹慎,非常抗拒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畢竟「言多必失「,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在「飲み會」上,酒精可以說是一切「本音」的背鍋俠,無論說了什麼,酒都是最好的借口。因而我們一般只有在「飲み會」這種場合才能聽到日本人發自內心的「本音」。
然而對於外國遊客來說,我們完全沒有「飲み會」這樣的機會了解日本人的「本音」,所看到的只能是一些最表面的日本人。舉個例子來說,很多朋友都曾經跟筆者稱讚說日本人的素質很高,從不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從不亂丟垃圾。誠然,我們外國遊客在日本的電車或公交車上確實看不到大聲喧嘩的日本人,日本大街上也確實幾乎「一塵不染」。可是,這些真的是日本人高素質的反映么?在筆者看來,這些更多的社會約束力的一種表現而已。就拿近期的檀香山之行,筆者就不止一次的見到很多日本遊客在公交車上大聲地講著日語,因為找不到垃圾桶而在大街上扔雜物。這些難道就是很多朋友潛意識中高素質的日本人么?其實,無論是在日本國內被社會約束的日本人,還是有機會能夠放飛自我的日本人,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有的只是「建前」和「本音」的區別罷了。
作為筆者來說,就此而評價整體日本人的所謂什麼素質是當然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其實任何國家和民族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著這樣的表現。不過筆者始終認為,把日本人貼上所謂「高素質」公民標籤的外國遊客們,則通常是因為沒有機會了解日本人的「本音」。畢竟,他們聽不到日本人「酒後的心聲」。。。
如系列前文,筆者最後以江蕙的一首著名的台語歌曲「酒後的心聲」來結束:
。。。 。。。。
心情無人會知影
只有燒酒瞭解我
本文来自四哈博士专栏。本文观点不代表Chinese Students at MUN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出处:https://sihacol.muncnstu.com/2020/01/honne.html